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口岸之首,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霍尔果斯市的陆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精伊霍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在这里结束。这里,有经济开发区,特别是有税收优惠的自由贸易区。2015年,霍尔果斯市域(含兵团)实现生产总值34.63亿元。截至2015年底,霍尔果斯市全市域(含兵团)常住总人口数8.72万人。霍尔果斯是元明清以来该地带生活的蒙古族(漠西蒙古)称呼,蒙古语霍尔果斯是“驼队经过的地方”(意指驼站),民国时期因沙俄及后来的苏联强大而一度采用俄罗斯方使用的哈萨克语“尼堪卡”,后来恢复中国方面的习惯称呼。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南疆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口岸和北疆阿拉山口口岸同为新疆目前向第三国开放的3个口岸之一。口岸设管理委员会,检查检验机构健全。口岸区已建成联检厅、办公楼及银行、邮电等部门的各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仓库、货场12.2万平方米,边民互贸市场100多万平方米。常设机关单位45个,各类办事处、企业2500余家。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境内,地处东经80°29′,北纬44°14′。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蜿蜒的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因其而得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谷口,气候温暖湿润,霍尔果斯河、卡拉苏河和东风干渠流经该地。霍尔果斯口岸距伊宁市9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对方口岸为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距中方口岸仅1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雅尔肯特市(原名潘菲洛夫市)3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378公里。西北地区最大的陆路一类口岸。位于霍城县62团场以西。距县城50km,是312国道最西终端。 霍城县西部中哈(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哈两国开放的一级通商口岸,近年来,口岸观光购物旅游活动相当发达。霍尔果斯口岸,其名得于河名。霍尔果斯口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同时又是国道312线(上海——霍尔果斯口岸)的最西端,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的最西端,与其他边境口岸相比,运输距离较短,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商品的集散。霍尔果斯处在欧亚经济板块中心位置。东边连接中国内陆,与亚太经济圈紧密相连;西边毗邻被誉为新世纪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的中亚五国,与欧洲经济圈交融。对外覆盖半径1000公里以内的区域是中亚地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市场中心。沿途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是连接亚欧大陆当之无愧的黄金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门户。它融商贸旅游、进出口贸易和中转货物为一体,对外连接功能齐全、基础设施较完善,具有全天候进出口能力,并对第三国交通、运输、旅游、商贸全方位开放,是与独联体中亚五国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窗口。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为畜产品、石油制品。口岸陆路客货运输常年通行,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在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霍尔果斯口岸立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立了“以对外贸易为中心,以进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两翼”的发展思路,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创造顺畅的通关环境,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中国西北五省区联合“走西口”和中国对中亚、欧洲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目前,霍尔果斯连霍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通气,伊宁机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即将正式开放。这里已成为我国西部、亚欧大陆桥上唯一拥有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大枢纽,霍尔果斯口岸距新疆伊宁市70多公里,距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378公里,是我国西北地区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陆路口岸。12月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第二条铁路通道——霍尔果斯口岸铁路线,将开通货运专列;首趟货运专列将由江苏连云港起运,到达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站后,再换装前往哈萨克斯坦。这是继新亚欧大陆桥中哈阿拉山口铁路线后,我国第二条向西开放的国际铁路通道,也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又一条“黄金通道”。据介绍,实现对接的我国境内铁路线为新疆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东起兰新铁路西段的精河站,西至中哈边境口岸霍尔果斯站,全长28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