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海拔高度自1305~3957米,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又因背靠天山北麓,春夏季多降水,凉爽舒适,冬季相对温暖干燥,年平均气温6-9℃,极其适宜动植物生长。区内集森林、草原、雪山、冰川、峡谷、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为一体,集中代表了新疆天山自然的美学价值。适合5-10月份旅游
新疆喀拉峻旅游区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地处天山中部的比依克山北麓,东至阿克布拉克(也称为白泉),西至阔克苏河谷,南至中天山雪峰,北至喀甫萨朗村,由阔克苏大峡谷、西喀拉峻、东喀拉峻、中天山雪峰和天籁之林五大景区构成,总面积2848平方公里喀拉峻旅游区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美学价值最高的区域。喀拉峻被诠释为:在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之一的“中亚山地草原与林地生态区”中,以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完好的保持状态,成为天山山地针叶林、天山山地草甸草原最典型的代表。五彩斑斓的花簇、点缀期间的白色毡房、绿毯上散布的流云羊群、墨绿的原始森林、深邃的大峡谷,配以天际的蓝天、白云和雪岭冰峰,构成一幅美丽绝伦的画卷!“喀拉峻”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是“黑色莽原”,这里既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北道,也是中国西域最大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赛马场——“汗草原”所在地,也是中国道教文化传播最西端的地方;既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建立京畿“牙帐”最多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唯一中国易经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融的地方。喀拉峻作为“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天山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美学价值最高的区域。景区内雪峰与峡谷辉映,森林与草原镶嵌,春夏季五花绽放,姹紫嫣红,晨曦落霞映照下线条柔美、层次分明,构成一幅幅无与伦比的艺术画卷!这种大自然的绝美赐予,使人直入无边旖旎梦境。喀拉峻融历史文化与自然科学价值于一体的文化圣地,自公元前7世纪起,就有塞人、月氏、乌孙、匈奴、突厥、回鹘、蒙古人在此繁衍生息,至今仍保留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琼库什台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仍然保留着哈萨克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2016年被国家评为AAAAA级景区。